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(产经观察·从新兴产业看新质生产力)

发布时间:2024-11-01 15:12:57 来源: sp20241101

  广东江门,大疆T60农业无人机进行稻田飞防作业。   刘晓忠摄

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我们必须抢抓机遇,加大创新力度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,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”“整合科技创新资源,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”

  当前,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取得哪些成绩?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哪些可推广的经验?本版今起推出“从新兴产业看新质生产力”系列报道,选取一些代表性产业,展现我国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探索、新进展、新气象。

  ——编  者  

  

  广东深圳,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(eVTOL)航线完成演示飞行,深圳至珠海打“飞的”仅需20分钟;四川绵阳,无人机成为麦田春管的“新农机”,大幅提升田管效率;安徽芜湖,已集聚约200家通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……今年以来,各地低空经济蓬勃发展、广受关注。

 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低空经济科技含量高、创新要素集中。当前,低空经济开拓了哪些应用领域?如何进一步释放低空经济的发展潜能?记者进行了采访。

  产业规模超5000亿元

  “坐‘飞行的士’游览城市风光,感觉很新鲜。”前不久,安徽合肥市民李女士试乘了亿航智能公司的EH216—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,“起降、转弯像电梯般平稳,全程自动运行。飞到40米高处,独特的体验令人难忘。”

  低空经济所涵盖的航空器多种多样,既有传统通用航空业态,也包括以无人机为支撑的新型生产服务方式,其应用场景正加速拓展,融入各行各业。

  低空+文旅,广受欢迎。

  在湖南株洲,山河通航公司举办的航空嘉年华活动人头攒动。“俯冲、跃升、大坡度盘旋,许多人直呼过瘾。”资深教员余章常介绍,近几年飞行体验活动备受欢迎,公司飞行时长年均增长20%左右。

  低空+植保,省时省力。

  “叮!”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的一片麦田里,大疆T60农业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。“这款无人机能自动识别边界,生成最优航线,200亩麦子,20多分钟就能打完药。”种粮户向东感慨,无人机植保省水、省药、省时、省力,比人工打药快多了。

  低空+巡检,高效安全。

  在广东深圳,一架小型无人机自动飞出屋顶“机巢”,对输电线路进行自主巡检。29公里外,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的监控大屏上,工作人员舒铭杰轻点鼠标,从塔材到插销,电力设施的细节清晰可见,“以前班组1天才能巡查完的线路,机巢1小时就能完成,且角度更全、精细度更高,还能自动分析缺陷。”

  低空+应急,响应快速。

  3月中下旬,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发生森林火灾。3月22日18时许,一架翼龙—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腾空而起,架起通信“桥梁”。不久后,又有翼龙—2H人工增雨(雪)型和海燕—Ⅱ型两架无人机直奔火场,精准实施气象观测、人工增雨等作业。“这是我国首次成体系三机同场协同实施应急抢险救灾作业,为救灾提供了重要支持。”航空工业无人机公司现场总指挥张越说。

  “我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日益丰富,发展空间极为广阔。”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无论是农林植保、气象探测、医疗救护,还是个人消费、空中游览、快递物流,越来越多新场景、新业态加速落地。数据显示,近3年我国传统通航飞行时长年均增速超12%。截至2023年底,国内注册无人机数量达126.7万架。据测算,去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5000亿元,2030年有望达2万亿元。

  运营无人机企业达1.9万家

  低空经济为何能“展翅高飞”?受访专家认为,这主要得益于我国长期积累的创新能力、产业基础。

  3月下旬,江西景德镇某机场,一场试飞紧张进行。一款全电驱动六旋翼飞行器迅速爬升,在百米空中完成悬停、转弯等测试项目。地面上,研发人员仔细调整飞控参数,改进性能。

  “这是我们新研制的旋戈—300垂直起降飞行器,创新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全复合材料机体,有效减轻了重量,独特的旋翼设计更加节能高效,未来可用于短途运输。”航空工业直升机所高级工程师王菲介绍,该所拥有旋翼、航电等50个一级专业,具备完善的研发技术体系,旋戈—300的技术全靠自研。

  放眼全国,这样的创新团队还有不少。“近年来,我国无人机、通用航空装备研发投入快速增长、创新能力持续提升,已具备研制多种型号装备的供给能力,eVTOL的研制水平也处于全球第一梯队。”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师助理张兆华说。

  中国民航大学低空经济与低空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覃睿认为,我国无人机技术起步虽较晚,但通过自主创新,在不到20年里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。目前,我国消费级无人机产品市场份额占全球约七成,轻小中型无人机技术全球领先。

  创新迭出的背后,是扎实的产业基础。

  走进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,钴酸锂等原材料经过搅拌、涂布、叠片等工序,化身为无人机专用的高倍率电池。“我们针对不同机型研发了多款高性能产品,供不应求。”公司技术负责人赵严帅说。

  20多公里外,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相机也颇受欢迎。“这是无人机专用相机,针对性开发了镜头防抖、无人机画面隐身等功能,更适合航拍。”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永强说。

  如今,深圳已汇聚1700多家无人机企业,年产值达960亿元。“无论是电池、相机等硬件,还是飞控软件,抑或是试飞等配套服务,在深圳都一应俱全。”大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,这里已成为专业人才集中、产业链条齐全、应用场景丰富的产业高地。

  “不出深圳就能造一架无人机,折射出我国无人机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优势。”覃睿介绍,从研发设计、系统集成到精益制造、适航保障,我国已构建无人机全链条的配套保障能力,并形成了粤港澳、长三角、成渝地区等低空经济聚集地。

 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与政策的长期支持密不可分。以湖南省为例,2020年,湖南成为全国首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,此后又围绕产业发展、市场培育、要素保障等方面推出10多项政策。改革试点至今,全省注册通用航空器数量、经营性通航运营企业和通航飞行时长分别增至试点前的1.12倍、1.68倍、3.32倍,低空经济驶上“快车道”。

  “民航局已初步建立通用航空标准法规体系,批复多个领域通航改革试点,覆盖80%以上省份,发布无人驾驶航空领域规范性文件10多项,营造了科学有效的制度环境。”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截至去年底,全国注册通航企业690家,是2015年的2.5倍;运营无人机的企业达1.9万家,新业态蓬勃发展。

  推进高质量发展

  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发展低空经济在国际上尚无成熟经验可循。着眼未来,各地各部门需在探索中创新,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。

  ——促创新,攻克关键核心技术。

  “开始灭火作业!”工作人员一声令下,一款新型消防救援设备从消防车顶起飞,对准高楼外墙喷洒灭火剂……这是山河星航公司“高层建筑消防系留无人机系统”演练时的一幕。“我们创新研发的系留无人机系统,载重、抗风、续航能力要求都远超普通无人机。为此,研发团队攻关3年,突破了复合材料、空地协同控制等技术难关。”公司总经理邓宇说。

  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先进的飞行器。当前,我国在垂直起降航空器基础研究和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上还存在短板,新的应用场景也倒逼低空装备探索更多新技术。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,加快核心技术攻关,积极培育低空经济领域高技术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
  ——强基础,完善基础设施配套。

  截至去年底,我国通用机场达449个。但通用机场数量仍然不足,低空航管系统等软硬件设施还不够健全。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推动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,同时加快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,促进低空用户通过“一个网络”实现计划提交、受理、审批、运行等服务。

  为适应新型航空器快速增长的需要,覃睿建议,加快建立无人机起降点等标准规范和设施建设,健全包括飞行服务站、通信协议等在内的低空运行支持系统。

  ——优环境,盘活低空空域资源。

  低空经济量大面广,突破了传统航空业的管理和技术边界。“我们将在航空器适航审定、低空飞行服务保障、基础设施建设标准、市场准入管理、安全监管等方面加强研究和谋划。”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按照“循序渐进、积极审慎、稳中求进”的原则,把握低空经济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,提升规模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、规范化水平,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。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05月15日 18 版)

(责编:卫嘉、白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