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渡四十二载,方便乡亲出行(守望)

发布时间:2025-01-08 07:44:26 来源: sp20250108

  一个渡口,一叶舟,一个人。

  这个渡口在陕西省兴平市汤坊镇龙兴村,名曰渡口,其实只是一对木桩,用来系住小船,小船的船头用红漆写着“龙兴渡口”四个大字,船尾两面彩旗,随河风招展。

  见着了尹会元(见图,本报记者原韬雄摄),一握手,便知这是一双撑篙的手,他的手心很硬,有厚厚的老茧。

  “尹叔!尹叔!”过河人的呼喊打破了河滩的寂静。“来喽!来喽!”尹会元答应着,抬了木板抵住岸边,一名叫作张行的本地居民推着摩托车上了船。尹会元解了拴船的绳索,麻利地挑起4米长的船篙,沉沉地往水底一扎,船便离了岸。

  正值枯水期,到对岸不过50米。撑船不用篙,尹会元徒手拉着架在河面上的钢索,船便缓缓移动,“这得用巧劲,浑身发力,载重3吨的船一个人就能拉动。”

  张行每周要在家和上班的工厂间往返两次,她说:“要是没有尹叔的渡船,我得多跑七八十里路。”龙兴渡口处于两座渭河桥的正中间,因为有老尹在,许多本地居民才有了这个便利。

  河对岸放着块木板,尹会元在上面手写上自己的电话号码,“现在方便多了,一个电话,我就过来接人。以前叫船都靠吼,河滩风大,怕听不见,晚上从来不敢睡得太沉。”尹会元说。

  “热不过河滩,冷不过河滩。就说那根行船的钢索,夏天热得发烫,冬天冰得刺骨。”尹会元笑笑,“这活儿总要有人干啊,干久了也不觉得累。”67岁的尹会元,已经在龙兴渡口撑船42年,从未中断过。

  上了河滩,便是老尹居住的地方。一个简易的活动板房内,一张床便占去了大半的空间,转身都难。外面搭了个小棚子,除了锅碗瓢盆,还有一方桌、几把椅,旁边有台电风扇。“到了丰水期,河面就得有200多米宽,有时候水急行不了船,这儿就能给人休息用。”

  在老尹小时候,龙兴渡口很热闹,种地的、做买卖的、运粮的都从这里过。1982年,他被选上做了摆渡的艄公。尹会元说:“以前,过河都得排队。现在大桥多了,摆渡过河的人少了,每天最多二十来人,有时候一天都见不到一个。”

  粗略一算,42年来,他摆渡往返十几万次,用掉船篙200多根。老尹的船篙只用槐木,篙头套着个“铁尖帽”,“渭河底都是石头,槐木硬,再套上这‘铁尖帽’才能把篙插进去。”以前,这种“铁尖帽”能买得到,如今很难找到做这东西的人,老尹只得捡来废弃的钢管自己制作。

  船篙倒好解决,麻烦的是现在连造船的师傅都寻不见了。“我的上一艘铁船用了10年,3年前才废弃。我自己画了图纸,寻遍了十里八乡都没人愿意做这样的船。好不容易寻到了一家,又要价太高,根本出不起。”

  最后还是乡亲们帮忙解决了难题。“尹大哥几十年如一日给乡亲们摆渡,再难也要帮忙啊!”龙兴村村民岳根团有一手电焊手艺,老尹买来钢板、三角铁、焊条,俩人又叫上七八位同乡,一周就打好了现在这艘铁船。不光这艘船,行船的钢索也是乡亲们一起帮忙架设的。

  去年,尹会元的船上添了个发动机,遇到湍急的水流,他再也不用费劲撑篙了。

  这几年,渭河水越来越清,岸边越来越绿,以前光秃秃的河滩已经消失不见,老尹越干越有劲头,“到了周末,还有外地游客来岸边玩,搁以前这都是稀罕事。”

  今年过年,老尹给自己染了头发,看起来稍显年轻。“乡亲们离不开我,我还要继续干。”老尹笑着说。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04月09日 06 版)

(责编:杨光宇、胡永秋)